近收到一位舊網友的訊息,他竟驚訝的說:「嘩,原來你還在寫網誌?這麼多年了,網友間,亦只有你在堅持著,每周寫一篇有圖有文有水平的網誌;還好,知道你仍在,正如你說過的,網在人在,這份執著與持久的毅力,相信你做什麼事,也會成功的……」
我與這位網友,在網誌火紅的年代相遇,也在互相關顧著網誌百花齊放的天地,只是,後來,他亦隨著網誌的遷徙而消失了。
這次在網絡世界重遇,也沒有太多的交談,但他的話卻讓我想到昨天上書法課時,黃老師的話,老師分享了一篇清代小說家蒲松齡的語句:「性癡則其志凝,故書癡者文必工,藝癡技必良。」
心志專注與潛心鑽研某個領域,必會有所成就吧。
你可知,我真是一個極其專情的人,對求知亦然,那種篤定,其實與癡無異,性格使然,自己也沒法改變,正如當年沉醉學醫,可以拋開一切,甚至向學生資助委員會貸款讀書,就是要奔向崇敬的學府,拜師學藝,追求更高層次的知識罷了。
當我沒有計算這番追求,是否會得到什麼回報時,其後的一切所謂名與利,全屬意外收穫吧。
寫網誌,以及後來,獲出版社誠邀,從網誌上抽取文章出書,似乎就這麼順理成章的進行,當年簽約,是準備以系列形式出版的,誰知出了第一本,出版社便結業了,而整個實體書出版行業亦漸式微。
你說我剛好趕上了,還有給出版社青睞的機會,正式簽了版權合約,並享有作者分成。
當時的編輯,可直接用上我的網誌文章和圖片,然後加上後期的排版工作,很快便能出書,時間掌握準確,也是出版社的要求吧。
談到現在迷醉書法,也是一個興趣的開拓,一切的因緣,也是有跡可尋的。
你看看上面的相片,是我所收藏的幾個閒章和私章,十分簡樸,也不是出自什麼名家手筆的,只是湊合用著吧。
興許,寫書法是目下最妥貼的安排了,花費有限,靜靜地待在家中寫字,讓媽媽放心,頤養閒情,又可與同學互相砥礪,共同進步,心花怒放……
放假的日子總愛上北京大學的網上課,這天談論歐陽詢的美學,真是收穫豐盛,總說歐體有什麼好,就是要學會如何賞識,談出道理來。
有書法同好者,看到我介紹北京大學的網課,也上去看看,結果卻跟我抱怨,他看不懂,因不會普通話,又沒有字幕,所以便看不下去了。
對呀,原來自己也有略懂兩文三語的優點,所以到內地實習,沒有語言障礙,但當年跟國內來的教授學醫,也是經歷過好一段磨鍊時光的;然而,為了達到求學目標,很快便攻克了這個語言難關……
這餐,為了討母親大人歡心,我跑到老遠的粥店,外賣了及第粥、炸兩和腸粉回家,還請姐姐做了一款鮑魚粒炒飯,十分豐富哦。
媽媽開心的吃了很多,是近日較滿意的一餐吧!
不過,這一招也不能常用,要隔久一點,才能用上。我呀,就要在媽咪面前,多變戲法,像那隻百變星君孫悟空似的……
趁例假,我會和工人姐姐同往菜市場購物,盡可能一次買多天食材,然後,我再看情況,下班時去添購一些麵包香蕉等食物,這樣便解決一星期的餐膳安排了。
上面這個露天菜市場,較靠近我家,那兒有幾棟怪獸大廈,是外地人來打卡的熱門地點,初期我也覺得這兒超怪,但看慣了,我便愛上了這市場,水果蔬菜十分新鮮,價格又便宜。
帶姐姐購物,我順便會請她到麥記喝咖啡,吃她最愛的薯餅,享受一個平凡又輕鬆的片刻時光……
當我和同事計劃要到旺角「無肉食」用餐時,我們都停一停、想一想,她還在嗎?自從我要處理牙患問題以來,大約已四個月沒有到過那兒了。
我沒上網查證,便隨緣前往,結果卻讓人欣喜。
她還在呢!
希望愛素食的你們,路經旺角,也會到那兒品嚐一下,一家平實又舒適的素食店。
經歷過疫情、經歷過加租、經歷過港人北上消費的種種惡劣形勢,還能存在的食店,實在不容易。
留港消費,行動重於一切吧……
學不至狂藝不精。當年為學一術,所用時間與心力,足以讀完一個碩士有餘。日思夜想,誰曰不狂?如今,風清雲淡幾無痕。
回覆刪除醫師熱誠不減,以術濟世,以術侍眾,實令人羨慕。
上康人
緣份是奇妙的東西, 因緣具足了, 一切順理成章地進行; 若是因緣未到,費盡周章, 依然徒勞無功.....
刪除萬事, 似是不可強求, 但又不能坐以待斃, 所以只好求之於己, 盡了力便放下......
從前不懂, 總是一味追求, 不理自己健康, 造成日後, 透支了的體魄內力, 要一併歸還......
菩薩畏因,眾生畏果!
如今, 終於有所了悟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