好友把上面這張蓮花照傳來,他說是同事拍的,當然是在我最熟悉的志蓮蓮池裡拍的呀,那便輕輕提醒了我,三月春天的花季已漫漫開遍,可惜我還是依舊滯留在娑婆世界裡,當一個落魄女郎中。
近日因看到教書法的劉老師寫的行書條幅,竟然是寫著唐代詩人杜牧的《遣懷》——
落魄江湖載酒行,
楚腰纖細掌中輕。
十年一覺揚州夢,
留得青樓薄倖名。
時間與場景可追溯到某年,我正如詩中的主人翁那樣,在杭州浪漫地實習中醫針灸科,徘徊在西湖邊上,終日與當地新結交的師友們,談論學問,遊山玩水,十分暢懷放曠,差點以為自己是什麼隱世俠客,浪蕩江湖,以自己的醫術針灸,救急扶危呢。
當年在同學間,我正滿懷壯志,大家除了交換學習深得之外,也大膽展現了自己所謂的改革中醫中藥之遠景與藍圖,也包括了如何利用香港之地域優勢,把中醫推向世界,發揮無國界中醫的宏大理念。
事隔多年,由一首詩引發起一連串之輕煙往事,如今,雖然一切已成夢幻泡影,在柴米油鹽的生活催逼下,相信昔日的同學們,已把當年的豪情壯語,忘記得一乾二淨吧。
是你說過的,我們要把理想定得遠大些,然後逐步削減,除了礙於自身條件局限外,也受外界形勢阻撓,是哦,當形勢比人強時,我們只能自保!
只是,沒料到,這麼一招自保,就過了十多年……
我們一家人,趁著清明節掃墓,到道場拜祭父親,順道到元朗錦繡花園用餐,過了一個溫馨又愉悅的下午。
基本上,那兒跟三十年前沒什麼大改變,中央的湖水仍是那樣混濁,黑白天鵝仍優哉游地暢泳,湖中的錦鯉長大了,假日外來遊人多了,市集也有點人氣,食肆多了幾家,我們挑了一家意粉屋用餐。
逛逛那唯一的花店,二哥請媽媽選盆栽,說剛好開了車來,可以買花回家,於是母親大人挑了一盆粉藍色的繡球花。可是,因車子坐滿了乘客,那盆栽只好放在弟弟的膝上,就這樣抱著送花回我家。
從前,爸媽以為,這會成為他們養老的居所,也將會成為我們一家人的老家,即使各人散居外地,也會回到老家聚會;然而,事總與願違,這個我滿以為可以寫上「永久地址」的家,終於也要賣掉了。
那些年,我們兄弟的成長,跟著雙親生活,我們會騎著單車在花園四處遊玩,常會踫見張國榮和翁靜晶,還有許多追在他們後面的女孩。
對呀,那兒曾是名人喜愛的低密度住宅,空氣好,環境似在外國,但最好是自己可開車,出入較方便,若父母真的在那兒養老,又不能自己開車的話,那就有問題了。
世事難料,所謂預計,多是空談。
Those were the days……
旺角彌敦道一帶,是我行醫的地方,這天正趕往砵蘭街,上最後一節行書課,三個月的課程就這般完結了,以後會集中周六到渡船街上兩節課。
當我偶爾抬頭,瞥見藍天與白雲,配襯著街上彌敦道之路牌時,心裡有說不出的明亮電影感,這不就是我的行醫故事嗎?
獨行、落魄,只是沒有載酒配劍,換了畫筒卷紙,載著毛筆,還有心仍是熾熱的,仍會盡餘生,學以致用,回饋眾生……
友人極力推薦我到油麻地一家小店用餐,這天便在告別砵蘭街書法班時,到這家田生粉麵店試試。
只點了那兒的淨魚蛋加紫菜,果然魚蛋出奇地味美,沒魚腥味,淡淡的鮮魚幽香,配搭著清湯,可口迷人……
其實,我很鍾愛燒烤的,也許從前常跟家人到新娘潭燒烤,那種看著烘烘炭火,一起圍著燒烤的溫暖氣氛,誠然已深入骨髓,後來的後來,一直找不到類似的感覺。
這天與同事到一家名叫木屋燒烤的食店吃午餐,因是一頓共同慶生的餐膳,已預留了足夠時間,讓我們慢慢品嚐串燒,所以吃得十分舒適歡喜。
能夠一起吃頓飯,是緣份吧,又能一起慶生,更要珍惜。
我們說好了,以後的每年三月底,我們都要一同慶生,直到遲暮之年,即使我們沒有牙齒了,要把食物剪碎也好,仍要相約一起慶生哦……
Happy birthday 🎂😊🙏
回覆刪除Thanks
刪除甄醫師,生日快樂,祝您每日都過得開心舒暢🥰🥰
回覆刪除謝謝啊!
刪除很久沒你消息, 也望你和家人, 一切安好, 生活愉快!
甄醫師,生日快樂,祝你可以繼續逍遙地生活,期待你下一個分享!若你太忙的話,短短的Vlog 也很好!😃
回覆刪除謝謝!
刪除寫了網誌已十多年了, 現在每月才寫一篇, 不是沒時間寫, 而是想要轉一個方向, 發展自己, 開拓自己; 也許, 會看見另一個自己呢......
好呀!甄醫師,雖然有點不捨,但你沒有全面停寫,我已開心心啦!我繼續等待,你開心舒適生活就替
刪除你高興呀!
暖風吹得遊人醉,直把杭州作汴州..
回覆刪除甄醫師是否有意將「心得 」寫成「深得」呢?
初是寫錯了, 後來又覺得這樣寫也可, 所以沒改......
刪除