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22年9月11日 星期日

花落不悲



  我不嗜甜,但跟隨著雙親生活,適當的時節飲食,還是要有恰當的配搭,例如中秋佳節,便要吃甜湯圓,而他們就只愛吃黑芝麻餡料,為了平衡那些甜,我只好擱下多些生薑,讓這變成一碗養生甜品……

  往年,我會放一些湯圓入冰箱,因為爸爸愛吃冰涼的甜食,但今年,只有我和媽媽分著吃,一盒十粒的湯圓實在吃不完的,下次還是煮半盒算了。

  滿以為媽媽不拜神了,便不用張羅那麼多的酬神祭品,我總算可以不用四出購物吧,誰知她還是囑咐我:「妹妹,買了奇華月餅了嗎?要選沒蛋黃的,純白蓮蓉夠香滑。什麼應節水果也要預備些吧,菱角和芋頭仔呢?」

  結果,我跟去年差不多,拖著購物車分批購物,然後把所有應節食物,堆放在餐桌上,這樣,給媽媽看著,才覺有點合意……

  你看看上圖,奇華的特色月餅,各選一些,那傳統的小鐡罐,印有嫦娥姐姐的,甚得媽媽歡心,她還說,鐡罐仔比月餅還有價值呢。

  因疫情關係,我們也沒有安排跨家庭活動,對於長者來說,這麼一個大節日,不能闔家歡聚,怎麼說,也算是一種難耐吧。

  幸好還有視象通訊,總算給母親大人一點慰藉,而且今年的月亮特別大,大家抬頭賞月之時,也能傳達對親友之祝福,天涯共此時,但願平安健康。

  每年我都會這麼寫著:「下一個中秋,我會在何方?明年此時,會與何人相伴看月亮?」

  節日於我,漸漸已不重要了;興許,明年,我已忘記什麼是中秋節了……

  那天逛書店,瞥見也斯這本厚達500多頁的文集,忍不住便購買了下來,記得某年,曾與這位前輩見過面,印象尤深,沒料到他於2013 年往生了,才64 歲。

  書中收錄了作者六十年代的作品,閱讀他初期的新詩創作,想到我也是由新詩開始,大概新詩的創作,自由度夠大吧,年輕人就喜歡這個浪漫的國度。

  這個長假期,我便閱讀著這本甚有份量的詩文集,重新審視了自己那段文藝寫作的青澀歲月;原來,作者看過的電視與書本,部份也是我曾看過的,透過書中的文字,我們竟有了一點莫名的溝通。

  後來才曉得,我原來是先看過也斯太太(吳煦斌)的作品《看牛集》,然後才閱讀也斯筆下的香港……

  跟上面厚重的書並列閱讀的,便是「法鼓講堂」上,常啟法師主講的《維摩經》旨略,共有四講,內容正好補充了我剛在《漢文佛典》,聽老師講《維摩經》的不足。

  初期還對老師有點怨言,後來才醒悟,老師正是為我們誘導問題,讓我們各自尋覓答案,而我便是這般東找西尋的,在網上遊蕩,終於遇上「法鼓講堂」。

  風來聽風,雨來賞雨,花落不悲,花開不喜。萬物自有規律,因緣具足,便會遇上,邂逅善知識亦然,看似佛系,實在也有道理……

  這幾年,每到中秋節,惠芳都會送我奇華的陳皮月餅,她的心意,我當然收到。

  這盒月餅,我會乖乖的拿回家,與母親大人分享。感謝惠芳的禮物,幽香的陳皮與潤滑的紅豆沙,最是匹配,不會過甜,很適合長者食用……


常啟法師主講的《維摩經》旨略

https://www.youtube.com/watch?v=7dB4q7EC2cw&list=RDCMUCMvjjfm8AFBLQvQC9gItWEw&start_radio=1&rv=7dB4q7EC2cw&t=117
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