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08年7月3日 星期四

心細如塵


  回想在實習期間,跟著老師助診,病患都愛找我號脈和開方子,因為老師太忙了,有時候,索性給我獨診,開了方子待他回來簽名,真的給了我許多實戰機會……

  
那年,我還是一個香港來的實習醫生,何解病人都喜歡找我看病?

  
因為,我總會順道為那些跟著病患同來的人,一併望診,而往往都給我看出病來。


  
例如,男的來看感冒,我卻看到陪他來的太太,患有較嚴重的婦科病;爺爺帶小孫子來看咳嗽,我卻看到爺爺患有冠心病;媳婦陪伴婆婆來看哮喘,我卻看到媳婦患上嚴重的抑鬱症……

  
這些都是單憑望診(包括眼診、耳診、面診、手診、形態、氣色等)得來的初步信息,是中醫望、聞、問、切的首項基本功,望診是辨證的第一個收集資料的渠道,當然,還須進一步四診合參,方可確診。

  
然而,千萬別輕視望診的重要性,中醫的望診技術,有時比X光更透徹,我行醫日子尚淺,但已深刻感受到,臨床的經驗累積,將會磨練我的望診技術,更不斷提升醫者獨有的敏銳觸覺。

  
也許,我本來就是一個異常過敏的文人,又是從事音樂創作的,儘管後來棄文從醫,但那份天生的創作人特質,已然滲在骨子裏,揮之不去的。

  
最近,我發覺到,自己可以從望診進而到聞診,稍稍推敲到一點心得來。在臨床上,病人來到我面前,一發聲,我便能把他/她的病,在瞬間中,略知一二。

  
聞診是包括聽聲音和聞氣味兩方面。我創作音樂,對聲音異常敏感;此外,我更是一個典型的超敏人,幾種過敏變態反應的疾病,我都患上了,對氣味,尤其是人體氣味,有著敏銳的辨識力。

  
沒想到,這些超怪觸覺,竟然讓我在臨床上,奏出一闕交響樂,一闕由我作指揮的夢幻樂章……

  
由於這種觸覺,給我發現連病人自己也沒察覺的病。曾經有兩位病人分別來求診,我聽他們說話,鼻音重濁,嘴巴不能合攏,微微聽到由嘴巴發出的呼吸聲,馬上知道,他們原來一直以嘴巴來呼吸。究其原因,其實病灶在鼻,鼻孔通氣不足,以致須用口呼吸,所以嘴巴常常不自覺地張開,不能合攏,嘴唇津乾。他們長期患病,用口呼吸已成習慣,更不是為此來求診,可就給我,找到他們的病根所在,達到治病求本的目標。

  
又如上圖的少年,我觀察其走路姿態,知道他的頸椎及腰椎出現問題,但他一直說身體康健,不讓我診治。為了求證,幾經遊說,他才讓我在其背部拔了五個火罐,從火罐部位的皮色,便能辨出他病況,大概也知曉其病的屬性。

  
為他拍下相片,疾病無所遁形,給他看了,再詳細問診,他終於承認,腰部曾有外傷史,又因長期使用電腦,坐姿不正確,以致頸部及肩膀疼痛。

  
「有諸內,必形諸外」,一切都有著因果關係。

  
中醫的四診合參,絕不玄妙,所有理論玄機,皆有跡可尋,有根有據的,只是,我們力有不逮,仍不能仔細參透罷了!

  
我國祖國醫術,博大精深,今日偶有星點領悟,不怕各方高人見笑,坦白道出,與大家分享,實為拋磚引玉……

  
觀人於微,心細如塵,原是辨證的不二法門!  

5 則留言:

  1. 真是神奇, 原來除了號脈之外, 還有這麼多的辨症方法, 而且如X光機般的精確, 但我遇到過的中醫師都沒有這麼細膩入微的觀察, 是不是這些神技並非每個中醫師都可以學得來的.
    "心細如塵"本就是偉大藝術和創作的來源,這其中一定也少不了對人的關懷和尊重吧, 因為唯有那種將心比心的體貼, 才能專注地把心思放在對方的身上, 因而才會有神來一筆的巧妙!

    回覆刪除
  2. 逍遙中醫女俠.希望多多分享你望診心得,讓我們也能有一點點基本望診知識,病各淺中醫, 早發現早求醫啊~

    回覆刪除
  3. 難得!原來是大長今!

    回覆刪除
  4. 在你的文章中提到: 媳婦陪伴婆婆來看哮喘,我卻看到媳婦患上嚴重的抑鬱症…… 未知 抑鬱症 中醫可以如何醫呢?

    回覆刪除
  5. 多謝分享寶貴的臨床經驗,如每位中醫...甚至中國人都有著你一般的
    豁達胸襟,那麼... 中醫學絕不會比西醫師(近代醫學)遜色。
    逍遙中醫... 努力...加油... !

    回覆刪除