如無意外,我們也會徐徐老去,有朝一日,也會被列入耆英一族,何況香港人口急劇老化,再過一段時間,朋友聚會,四個人當中,便會有一位年過六十的長者了;然而,人的年紀增長,不等於也增長智慧……
老人大多數會出現的慢性疾病,隨著年歲漸長,會逐漸的浮現,而且,據醫學統計指出,患上「腦退化症」(本名為「老人癡呆症」)的人士,有年輕化的趨勢,我行醫日子尚淺,但也見過一位四十多歲的職業女性,已確診患上此病。
我看見她的生命,在短時間內,如花兒的凋萎,一連串不能逆轉的退化症狀,漸次呈現,群醫束手無策,最痛苦的不是病人自己,因為她已忘記,忘記一切人和物,甚至忘記怎樣走路、怎樣說話;可是,她的家人,卻要接受,接受這個病所揭示的一切殘酷實相。
老實說,我很怕為老人家看病,那種醫者所懼怕的無力感,常會出現腦際,當下,似乎什麼都已塵埃落定了,我能幫上什麼忙?
雖然我仍竭盡所能,為他們解除燃眉之困,治療一些表面的不適症狀,但畢竟沒法力挽狂瀾,不能做到治病求本的重點。
為了提升自己的醫術,我研究了許多針對長者的治療方案,後來,我發現艾灸治療,經過我自己和媽媽的測試(天呀,媽媽竟然是我的研究對象),那是既安全又有效的中醫外治法。
長者賦閒在家,可以慢慢為自己做艾灸治療,只要他還能拿起艾條,我便會教他如何簡單地在自己身上艾灸,但假如,陪同來求診的子女有時間的話,最好能為老人做治療。
艾灸治療,雖說簡便,但也要有點耐性,也要小心處理火種,而我最希望的,其實是想子女盡點孝心,尤其是在老人生病之時,三分治療,再加上一點孝心,企盼能孝感動天,天人相應,以添療效。
我常常這麼敬告那些為人子女們,你現在如何對待你的父母,以後,你的子女,便會如何對待你。
人在做,天在看。天理循環,因果報應,只爭朝夕……
我這個超怪的人,很喜歡觀察細微的事物,若對某個現象,產生興趣,那便會深入研究,窮追不捨,讓自己從中得到滿足後,方會罷休。這也是誘發我讀醫的其中一個因由,呵呵,讀到碩士,花了八年寶貴光陰,最後,還要走到臨床上去,施行我的醫術,在實踐中繼續研究。
當初,讀醫,只不過是一門興趣而已,怎麼玩得如此認真?
上面的相片,穿上那雙黑白布鞋的人,其中一個是我的同事,就是因為她,我才注意到,原來有那麼多的人,喜歡穿這種顏色的布鞋,而又出現在逍遙堂裏,到底,他們有何共通之處?何解會選擇相同的顏色?這個有趣現象,可以反映什麼群眾心理狀況?
我是否很無聊?
當然不會啦,因為,我已從中歸納出一點統計數字來,以後,或許會寫出來跟大家分享。
一切發明,都是由無聊開始的呢……
這天,一位長者病人,看見我這身打扮,指著我那雙新潮的黑色露指手套,讚嘆的說:「嘩,醫師,你真得很有型啊!」
這位「精靈耆英」,說話真的討人喜歡,別人最多會說我不像「老中醫」,偶爾,也會稱讚我是美貌與智慧並重的「現代中醫」,但就沒有人像她那樣,直接說我「有型」。
雖然「有型」,也屬於超怪類別,但我寧願當一個「有型」的中醫,也不要當花瓶女流……
既已落定,便不必或不應力挽。醫師對長者所做的已很多很好,還不忘關顧年青一代及其家庭關係,可真關懷備至。絕對是有型、有實、有性格!
回覆刪除[版主回覆01/12/2012 09:12:22]我只是貫徹我的行醫理念而已!
感謝鼓勵......^o^........
Hi! ----人的年紀增長,不等於也增長智慧……
回覆刪除說得好, 心智像回到小童嬰兒期, 但可悲的, 不是健康 !
[版主回覆01/12/2012 19:32:35]現在還來得及的, 快些把身體鍛煉好, 做個精靈耆英......
我有一親人,已九十多歲,自己獨居,自己照顧起居,頭腦淸醒,她是心平氣和的人,曾長期打住家工,我想心態和勞動是關鍵的。我想治療是外,自己修心和修身是根本的。
回覆刪除[版主回覆01/13/2012 13:21:40]當然要在平時下功夫,
防患於未然, 減少欲念, 飲食有節,
可以活得更自在...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