九月裏的一個周日,我去看了這套日本電影──《字裏人間》,一齣小眾電影,觀眾也是寥寥無幾……
電影談及一家出版社,老中青三代的編輯,如何從1995年開始編寫字典《大渡海》,一直到2010年,經歷了長達15年後,才正式出版。
傳統紙張印刷的字典,是我輩文人所依靠的啞老師,從中學開始跑圖書館,就最愛抱著大部頭的字典和百科全書在翻掀。
那種無目的之掀書動作,原來一直影響著我,因為後來,慢慢才發現,一些細微而瑣碎的所謂知識,便是從那裏而來,然後,隨意堆積在我的腦袋裏,變成點滴的養份,只待靈感的種子伺機舞動,破土而出,一躍而成為爆發的火花。
對呀,那些零碎的知識,有點類似現在的通識教育吧。
大抵,對文字的執著,對編輯工作產生興趣,便是從那時開始;其後,我棄文從醫,尤其擅於編寫病案,相信隱約也與文人的背景有關。
日本人做事認真,從這電影可窺見一斑,其中有一小節,談到編輯如何挑選印刷字典的紙張,他拿起一本字典,逐頁翻掀時的手觸感覺,如何才是清爽俐落,如何才聽到紙張被掀動的清脆聲音,那種人與書的微妙關係,相信只有愛書的人,方能意會,方能發出共鳴的回眸一笑。
畢竟,凡塵裏,還是有些事情,需要人篤定地去完成的。
古老的夕陽行業,不容易找接棒人,看老編輯如何尋覓適合的新編輯,那似乎也是一種機遇,因緣具足,徒弟便會出現了。
中醫的情況也如是吧,如何薪火相傳,如何為師父找徒兒?
冥冥之中,不就是一種緣份嗎……
同一天,我也去探訪了這家上環的老茶樓 ── 香港蓮香居。
這兒是用小茶盅泡茶的,每人一盅,茶倒是好的,獨自享用,也夠閒情雅致。小時候,曾跟爸爸到過上海街的得如酒樓飲茶,也是用小茶盅的,記憶中,還有許多小鳥籠。
現在的酒樓,已不見這種茶盅了,舊時舊物,總叫人回味再三,逝去的時光,沉澱下來的,緣何盡是美好的?
蓮香居的懷舊點心,頗有特色,那焗西米布甸,有蓮蓉餡,清甜中滲透著蓮子的香潤,是我小時候的至愛。
這兒人多擁擠,點心是即時叫賣的,很有熱絡氣氛,我跟友人坐在角落的圓桌旁,靜靜觀看茶居的人物景象,宛如重溫粵語長片裏見過類似的場景,熟悉而溫馨,伴隨著歲月的流轉,緩緩地落幕。
正如,我喜愛永恆的東西,一份經得起考驗的感情,一些可以交心而沒有負擔的友誼,在現世裏,卻難以企盼,不可強求……
喵喵和喵太前陣子到日本旅遊,昨天趁有空,來逍遙堂探我,送來這些禮物,有吃的有玩的,真為我這小友想得周全。
當喵喵知道逍遙堂不用搬遷了,也感高興,因為他擔心我的身體仍未全面康復,怕我會因搬遷而勞累;但怎也沒料到,雅虎的逍遙中醫網誌卻要被逼遷,人生無常,信焉……
正如,我喜愛永恆的東西,一份經得起考驗的感情,一些可以交心而沒有負擔的友誼,在現世裏,卻難以企盼,不可強求……
回覆刪除