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0年9月5日 星期日

蝶戀花

  最近對練習李鳯山老師的「平甩功」,有點新體會,這是總結臨床觀察所得,發現如果病人一邊練習「平甩功」,一邊服用中藥,往往療效顯著,幾乎不用施針和拔罐,已能緩解病人的痛症……
 


  
然而,假若病者身上濕邪為患,如能加上拔火罐,那便事半功倍,如上面的相片,病人背部的玻璃罐子滿是水氣,亦只有用火罐,方能把濕、毒、瘀拔出。


  拔火罐是中醫的傳統治療手段,我們的祖先十分聰慧,很早便曉得通過皮膚作治療,既然風寒暑濕熱毒,可以經皮膚上千億個毛孔侵入人體,那麼我們就可以直接用火罐吸付在皮膚上,把這些外邪吸出來,道理何其簡單?但就是見效,所以一直流傳至今。

  
我們念中醫全科的,與中醫相關的治療技術,理應有所涉獵;可是,曾經在書本上讀過的,並不表示都能掌握,就如拔火罐吧,我亦是到了臨床,在實踐中領會,然後,方能深入研究,總結經驗。
  


  
每下一罐,都是經過仔細思辨,走何經取何穴,施以走罐、留罐或閃罐手法,達致什麼治療目的?從罐下皮色,辨別疾病之性質,病邪之種類,與施治前之四診合參,更是首尾呼應,相得益彰。

  
一直很想把這小小心得傳給師弟妹,但如今機緣未合,只好教授給那些有興趣的中醫迷病友吧,希望他們學會了,為家人作治療,把這門本來就是源自於民間的治療技術,回歸到家庭去,這也是一個不錯的推廣中醫理念的方向。

  
生活處處有中醫,我們是炎黃子孫,中醫中藥本來就是從先民的生活經驗總結而來的;而我作為一個現代中醫,懷抱著中醫之承傳重任,時刻努力把這門祖國醫學普及民間,讓普羅大眾都曉得中醫中藥,其實是那麼平易近人,與生活不可分割的。

  


  
這個放置針灸用具的角落,同時也擺設了幾個小玩偶,都是病友送來的,搖搖叮噹是賈寶玉寄來的禮物,中間的小天使及旁邊的貓咪西瓜擺設,則是Kimmy送的。

  
我喜歡把病友送來的禮物,放置在診所裏,給大家欣賞,眾樂樂,總比獨樂樂好……

  


  
這是我喜愛使用的Parker墨水,現在還有醫師用鋼筆?是哦,我便是一個這麼傳統的現代中醫了……

  


  
今天為自己燒了這款菜式 ── 翠玉瓜燒帶子。

  
我很愛吃翠玉瓜,記得從前,有一位廚師友人,常為我煮「香煎牛排伴翠玉瓜」,有一次,不記得是否在我生日那天,他特別煎了一塊心型牛排送我,碟子旁邊還圍著粉綠可愛的心型翠玉瓜。

  
食物之所以讓人產生記憶,往往不是因為食物本身,而是其牽涉的情景與人物,還有那戀戀不捨的迷濛氛圍,宛如蝶之戀花,經過歲月之消磨,變得更是溫柔纏綿……

  


  
九月,二胡課又開學了,我很努力拉我的胡琴,享受琴弦幽幽的韻味,希望將來有一天,我能為你拉上一曲,最好是纏綿悱惻的《客途秋恨》……



蕭宏慈老師的拍打法:http://www.youtube.com/watch?v=3XZGEtcka4Y&feature=related

李鳯山老師的「平甩功」:http://www.youtube.com/watch?v=XEp5Wh6AcWE
http://www.youtube.com/watch?v=BdyDnttfZb4&feature=related


5 則留言:

  1. 甄醫師看到你對 「平甩功」,又有點新體會,我也有點驚奇跟你分享,有天早上,很早起來本來是要去旅行的,誰知個頭很暈好暈連路都走不了,我就想起「平甩功」吃力地站著練了十分鐘,立刻舒緩了我的頭暈,神啊!
    [版主回覆09/06/2010 12:15:00](Empty)

    回覆刪除
  2. 這拔罐杯霧氣蒸騰 , 想不到人體內會有這些濕氣 , 似乎沒有其它的醫療方式 , 可以像此輕易地將濕氣拔除在外 , 讓我也想試一試 .
     
    中醫要深入到家庭裡 , 有賴更多的有心之士 , 因為不把病人攬在身邊 , 於己利大不益 , 除非像你一樣 , 視救病為第一職志 !
     
    [版主回覆09/06/2010 12:15:00](Empty)

    回覆刪除
  3. (Empty)
    [版主回覆09/06/2010 12:15:00](Empty)

    回覆刪除
  4. (Empty)
    [版主回覆09/06/2010 17:38:00](Empty)

    回覆刪除
  5. 本人也是看完妳的推介平甩功,現正初學.........

    回覆刪除