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24年12月25日 星期三

夕陽山外山

  對於李叔同(之後成為弘一法師)所填的詞《送別》,我可有很深的領悟,少年時看此曲詞,沒有什麼大的感受,只覺詞境用字十分到位,讓人聽曲看詞,感受意境深邃,有顏色有聲音有畫面,讚嘆填詞者之文字造詣高超而已。

  然而,年歲漸長,忽爾踏進了,不斷與長輩或友人送別之年華,才醒覺《送別》中每字每句,都是深入肺腑,叫人扼腕歎息的共鳴

  長亭外,古道邊,
  芳草碧連天,
  晚風拂柳笛聲殘,
  夕陽山外山,
  天之涯,地之角,
  知交半零落,
  一瓢濁酒盡餘歡,
  今霄別夢寒……

  不是傷感,而是領會,人生每個階段原來都是在送別,送別每個在人生列車上早你下車的人,送別那些與你擦身而過的有緣或無緣人,一切都在命運的網絡上,早已規劃妥當的路線圖。

2024年11月27日 星期三

逍遙塵土上



  新居這兒有很多鳳凰木,滿眼都是細細碎碎的落葉紛飛,料沒多久,便是滿樹紅花盛放,紅艷似火,發放異常活力,那是我喜歡的一種激情樹木,富有詩情畫意的多面景觀。

  人生充滿變動,尤其是我,從來只希望過平淡日子,但總是事與願違,一切的變化,須及時應對,那種身心上要作出的應激反應,漸漸給提昇了,因為實況不容你多思多想;興許,我為醫者,經歷了多年的臨床試練,怎樣也有點功夫吧。

2024年11月20日 星期三

當遺忘已成習慣

  上面這種小桔仔又出現了,我在菜市場上看到,便二話不說地採購回家,因曉得母親大人愛吃,這也算是有益的零食,給她當飯後果也可。

  近因家裡事忙得不可開交,忽爾有網友留信息問:「奇怪,怎麼不見你的網友『山森影像』更新網誌?你不是跟他約好,會一直寫下去,寫到網誌終結時嗎?」

  我和沈兄有不少共同網友呢,習慣定時看我們各自的網誌,只是近年,已收不到舊網誌更新的資訊,漸漸我也沒去關注此事了。

  於是,我連忙跑到沈兄的網誌看看,哦,原來只更新到2023214日,他在臉書上只放幾張相片而已,沒有了昔日充滿了詩詞歌賦的溫婉文字。

  寫網誌的玩意,真的是過時了嗎?

2024年11月12日 星期二

坎 坷

  從前一直不愛菊花,倒對比較小家氣的小菊有點憐愛,但近年回到老家居住,與長者父母為伴,漸漸對這些小花兒生了點感情。

  許多時,是因為買不到其他合意的盆栽,只好將就點,隨意買了上面這種小菊回來,貪牠花兒繁多花期較長,顏色是我鍾愛的粉紫,也算清雅熱鬧。

  這樣便快到年末了,一切似乎仍未安定下來,什麼都在漂蕩中,無論是當下的處境,還是刻下的心情,面對家裡的麻煩事,接種而來,以為攀越了一個難關,怎麼又遇到更高的險峰。

  關關難過,唯望,也真的能關關過吧……

2024年11月3日 星期日

飢來吃飯睏來眠


  遠方友人捎來信息,問我現在忙啥?

  我可直接跟他說:「飢來吃飯睏來眠,沒有什麼特別的……」

  友人笑笑回話:「你可越來越禪了,怎麼在說禪門公案似的?」

  老實說,我還是近幾年,才真的明白這個禪門精句呢。誰不是餓了便吃,睏了便睡嗎?呵呵,塵世間,真實情況,卻不是這樣的。

2024年10月27日 星期日

過有溫度的人生

  友人黃生夫婦到心經簡林一遊,不忘把照片傳來,讓我看看這景觀的現況?

  當然,在天朗氣清的藍空下,簡林仍在,只是刻上《心經》經文的木柱,受到真菌滋生、腐蝕與爆裂,長期在戶外豎立,怎會敵得過總總自然侵害。

  劇聞政府正考慮圍封這片戶外景區,以便作整體維修……

2024年10月20日 星期日

莊周夢蝶

  有關莊子那個只有62字的《莊周夢蝶》哲學論題,常會出現在我的日常思考中——到底,莊周夢見蝴蝶,還是蝴蝶夢見莊周?

  但肯定兩者是在夢境中混而為一,這個有趣的物化命題,可衍生出千萬個科幻故事的主線,如後來出現的電影《二十世紀殺人網絡》和《潛行凶間》等等……

  近日莫名其妙的,常夢見大學時期的同學和教授,還有,總是在尋找上課的教室,而迷途,也是我在真實世界中,常會遇見的困境。

  迷時師度,悟了自度。

2024年10月13日 星期日

最是秋風管閑事

  最是秋風管閑事,紅他楓葉白人頭……

  若不是為了捕促秋天的尾巴,我不會跑到海濱公園去,吹吹海風,曬曬太陽,感受那一點點,秋風吹拂的爽快。

  如今,再到這兒,一切都改變了,人和景都發生了微妙的變化,遊人疏落,沒有了那些歌舞歡樂的退休人士,似乎大家都北上玩樂了,就只剩下愛散步的我們吧,悠悠閒閒,走走停停,遠看大海,思緒漂蕩,放空一切,頓覺自在安然。

2024年10月6日 星期日

還在呢

 

  近收到一位舊網友的訊息,他竟驚訝的說:「嘩,原來你還在寫網誌?這麼多年了,網友間,亦只有你在堅持著,每周寫一篇有圖有文有水平的網誌;還好,知道你仍在,正如你說過的,網在人在,這份執著與持久的毅力,相信你做什麼事,也會成功的……」

  我與這位網友,在網誌火紅的年代相遇,也在互相關顧著網誌百花齊放的天地,只是,後來,他亦隨著網誌的遷徙而消失了。

  這次在網絡世界重遇,也沒有太多的交談,但他的話卻讓我想到昨天上書法課時,黃老師的話,老師分享了一篇清代小說家蒲松齡的語句:「性癡則其志凝,故書癡者文必工,藝癡技必良。」

2024年9月29日 星期日

天氣晚來秋


 

  病友黃先生伉儷到大嶼山遊玩,邂逅清麗出塵的蓮花,便拍了照片傳來送我……

  對呀,除了你之外,還有許多友人,憐惜我不能外遊,遇見較出色的蓮花,也會給我傳幾張來分享。如今,只是觀賞相片,也夠滿足的了,因為確實沒有多大欲望,親臨其境,而體力匱乏也是一個問題,只好退而求其次吧。

  雖然現在仍很熱,日間也有32 度,但早晚已覺秋意漸濃,因為媽媽的氣管敏感,秋天天氣容易誘發哮喘等病,所以晚間也不敢開空調,而電風扇也不能直接吹向頭部。

  我要好好照顧自己,委實也是為了母親大人吧!她若病了,有我照應,而我病了,就麻煩了。

2024年9月18日 星期三

春花秋月何時了

  中秋日應診,迎來最後一位病人劉師兄,他也是我的鄰居,他多次來覆診剛巧是最後一位病人,於是我們可以接著「逍遙談」,之後一起回太古,他也順道幫我,提著那些沉重的水果和禮物回家……

  他這天還送我一個美心雙黃白蓮蓉月餅,說這個給我和媽媽分享,份量剛好,不會怕太多,吃不完呢。你看,就是上圖這個了,記得從前,曾聽過一位同事說,送這款牌子的月餅,儘管沒錯的,大路貨色;於是,那些年,在出版社收到最多,就是這款月餅了。

  那段不堪回首的悠悠歲月,我從一個熱血文人小編,轉變為一個小郎中,沒有懷抱什麼偉大理想,只望把所學回饋社會,為眾生除病解困而已。你問我,何解要跟孫中山先生的行徑,背道而馳,要棄文從醫?

2024年9月12日 星期四

在對的時間相遇

  上星期那颱風摩羯襲港,沒料到,我也意外地接著例假放了三天小假期,待在家裡,當然有無數好玩的樂子啊,其中一樣,便是上北京大學的網上書法藝術課,免費的,也不用跑到北京上課,那真是天大的喜訊。

  由北京藝術教授方建勛主講的「書法藝術之審美與理論」課程,內容精彩,參考資料充足,圖文影像同場提供,簡直如同上大學實體課般,對於我這個「讀書精」來說,找到這北大公開書法課,就如發現一大寶山似的。

2024年9月5日 星期四

心手雙暢

  終於明白,杜甫之詩《丹青引贈曹將軍霸》中之句:「丹青不知老將至, 富貴於我如浮雲」,的深刻蘊涵了。此詩,原是杜甫寫給曹將軍,讚歎他一生沉浸於書畫藝術之中,淡薄名利,視名利富貴如浮雲般。

  練字,就是練心。

  這便是所謂「心流」狀態。在書寫過程中,不斷的遭受挫折,然後從中自造內心的愉悅,從而達到心手雙暢的境界。

  那便是一種內心暢快淋漓之感,亦非筆墨所能形容。

2024年8月29日 星期四

何愁架上藥滿塵



  基本上,我鍾愛的東西,沒什麼變化,尤其是食物,例如上面這種平凡到沒有再平凡的家常水蒸蛋,便是我喜歡的菜式,無論在什麼情況下,我都會來者不拒的。

  這天,工人姐姐做了這款三色水蒸蛋,還在蛋上面鋪了一層炸香的蒜粒,增添了一種濃郁的蒜香,倒別有風味。

  從前,有幾位友人,與我聚餐,都會點這款小菜;興許,他們都曉得這是我的致愛吧,友人的關心,都可在這些細如微塵的小事中窺見。

2024年8月24日 星期六

紙墨寄閒情

  本來沒打算為自己購買紙鎮的,但就是深明「工欲善其善,必先利其器」的道理,學書法半年了,終於還是要從淘寶大人那兒,訂製了上面這對甚富個人色彩的紙鎮。

  一對鎮尺的價錢,已包含自由設計要刻上的文字,我便匆匆寫了兩句,送往製作——

  逍遙遊俠志,紙墨寄閒情。

2024年8月15日 星期四

浮雲任去來

 

  在奧運會快將完結的一天,是星期日,媽媽到鄰居家打牌,姐姐放假溜走了,我便獨自享受呆在家的自在日子,呵呵,當然是在寫書法,一共寫了三條幅的字啊……

  把字條舖排在地上,然後坐在沙發上,好好品嚐一杯新購的無糖咖啡,一邊仔細端視地上自己剛才寫好的字時,電視上正直播奧運最後一項女子馬尼拉比賽,本無意觀看,但因旁述員說得十分緊張,也就順道看看吧。嘩,真是精彩哦,運動員之毅力驚人,不到最後,也分不出結果。

2024年8月8日 星期四

沉 穩

 

  看到上面這種扁桃出現時,便知道炎夏的到來,不同季節,有不同的水果亮相,雖然現在一連四季也可吃到西瓜之類,但如這扁桃,又如龍眼、荔枝、黃皮等等,只會如期而至,短暫而受時令影響……

  我特別喜歡水蜜桃,當年在北京,到友人家作客,他便用一個大盤子,盛了滿滿的水蜜桃,給我吃個痛快,那是剝皮吃的,任那香蜜的果汁流滿手指,一邊貪婪的吃著,一邊心滿意足的情緒高漲,極之暢快瀟洒。

2024年7月28日 星期日

幾許溫存

 

  滿以為早前在淘寶,隨便選了一家店,訂做了一套姓名印章,便能應付書法課堂所需,有了落款的私章,就可交到功課,也沒有深入探究,什麼篆刻之學問,因為我曉得,自己會很容易愛上,這門精彩絕倫之藝術……

  然而,事情的延伸,既曲折又迂迴,之前訂回來的印章,線條雕刻得太幼密,蓋出來之印章,很快便模糊了;於是,也不得不請教書法方面的師兄,推介另一家店,專門再訂做印章。

2024年7月18日 星期四

相看兩不厭



  最近一堂都大的書法功課,我選了李白的詩《獨坐敬亭山》書寫行書,這首詩從前是一位網友的最愛,我們在網上認識,沒見過面的,也只限於文字交往,記得當初,他因看我在網上寫過一篇名為《在生厭前離開》的網文,而主動留言給我。

  我們的友誼,大約就是由這首詩開始吧。

  李白的詩,當年也是我那杯茶,若為男子,也望能有他的豪邁才情,甚或,能在海上撈月,一醉解千愁。

  眾鳥高飛盡,孤雲獨去閒,
  相看兩不厭,只有敬亭山。

  這首詩只有二十個字,但就是把敬亭山擬人化,視為作者之深交,面對孤雲與鳥飛盡之後的寂寥境況,還能悠然相對,相知相看,兩不生厭,這便是一種靈魂之友伴,層次又遠高於一般世俗的知己良朋了。

  而所謂靈魂伴侶,並不一定是指狹隘的男女關係。

  在網絡上,以文會友,也不分男女,只是能繼續交往下去的,似乎是男性長輩居多;然而,合久必分,分久必合,一段關係,緣盡而散,也說不上要交出一個什麼合理的因由吧。

  有些人,說也奇怪,交談不多,但卻互相看得透對方,不用多言,一切明白並包容;又有一些人, 走著走著,便走散了,也沒有說出疏遠的緣由。

  若然,我們不是同路人,即使擦肩而過,也不會有任何交集的;塵世間,路上行人多著呢,我們何不揮揮手,微笑道別,並送上祝福;然後,各自還要繼續上路,迎接人生路上,下一個驚喜!

  七月的荷花盛放,都會大學的同學Polly,傳來在澳門拍的荷花照,把荷花拍得出塵脫俗,我看了十分欣賞,她非專業龍友,也能有如此功力,實在讓人讚嘆,順道在這兒貼給大家觀賞……

  在寫書法時,我的肚子特別容易餓,餓了便運筆無力,老師說看我的字,著力不夠,尤其是豎畫,總是一波三折,不能一筆下去,任運自在,所以我要不時補充能量。

  這天泡杞子水,味道酸酸甜甜,也能為自己加添能源吧。

  為免浪費紙張,我把那些寫過的宣紙,都會重用,作為練習線條也好,後來發現,很多同學也跟我一樣,不會隨便放過一張紙的,我們要好好珍惜,這是我國偉大的發明呢……

  美麗的病友嘉嘉,在夏日炎炎的午後,帶來上面這個迷你的伯爵茶蛋糕,跟我和同事一起分享。

  作為飯後甜品,這份量剛剛好,那伯爵茶之清幽香味,配合軟柔的蛋糕,讓每一口都帶有溫潤的回甘,還有最重要的,是我可享用哦。

  感謝嘉嘉的探訪,即使不是來覆診,來逍遙堂見見面,聊聊天,也是一種淡淡的愉悅活動……

  上次談到重看觀成法師的《心經》視頻後,便收到王師兄幫我到戒定慧講堂請來的有關講義,那是善淨法師送贈的《心經要義》,以及觀成法師的講座錄音。

  那是多感恩的因緣啊,一切都預備妥善了,我也該下苦工了……

  這陣子,四處都是舖天蓋地的叮噹影子,我沒有排隊跟他拍照,只是遠遠的看看他,叮噹那身亮麗的天藍色,會讓我帶來輕輕的喜悅,同時也讓我發出淺淺的微笑!

  感謝劉師兄,傳來上面這張可愛的叮噹相片,他是在網上找來的,知道我喜歡,所以搜集來送我……


P.S. 20141126日的網文:《在生厭前離開》。有興趣的網友可看看,當時的心情,仍是那麼坦蕩,時世變幻,人心浮躁,一切都在娑婆世間裡發生,真實又無奈。

https://margaretyan328.blogspot.com/2014/11/blog-post_26.html#more



2024年7月11日 星期四

輕煮歲月慢煮茶

  從來沒想到,近日會花那麼多時間去重閱唐詩宋詞,兒時的記憶真厲害,那些朗朗上口的詩詞,日後過了許久許久,仍是那麼深刻,只是,當時是唸唸有詞,而不大了解其中意義吧……

  如今,借助練寫書法之機緣,竟然讓我再一次回眸,細味我國之文化經典,現在閱讀字字句句,認識開闊了,更欽佩古人之文學底蘊;又如,有關蘇東坡的《前後赤壁賦》,從前只為了考試,應付著背了下來,誰知就這麼牢記心中,一直到現在。

2024年7月4日 星期四

花不逢時不會開



  近日沈醉書法寫字,也多了閱讀唐詩宋詞,除了把昔日的書本找出來,還訂購了不少新的書法大字書。跟母親大人一起閱讀,竟發現了意外驚喜!是的,媽媽原只有小學程度,但中文根底比我這個所謂大學生,實在有過之而無不及也……

  媽媽去年做了白內障切除術後,更積極閱報看書,因看我的書法字貼多是大字印刷,她閱讀更方便,閒來便跟著我,重溫那些詩詞歌賦,還不時提出種種問題考我。

2024年6月26日 星期三

深情於煙火

  從前,在逍遙堂裡,曾養過一些小金魚,還替牠們改了中藥名字,十分親暱似的,什麼砂仁、薏仁、當歸等等,一批一批的換著,我那陣子,就是整天往花園街賣金魚的店裡跑,因為有點不甘心,何解我那麼細心照顧牠們,卻沒多久,牠們就往生了。

  於是,我換了又換,經歷了多次的來來去去之後;忽爾,有位網友提醒,勸我別再殺生了,那些店裡賣的金魚,多不能存活的,叫我別浪費感情了……

2024年6月19日 星期三

落筆人間

 

  我喜歡在花兒將謝未謝之時,把幾朵仍美麗的花朵摘下來玩玩,然後才扔掉。當我拍了上面的相片,給媽媽看時,她竟驚訝的說:「妹妹,你怎麼又去買了這隻愛讀書的小熊玩偶回來?」

  我笑笑的說:「那不是新買的,原本就放在窗邊的,你忘了?」

  老人家漸漸忘失許多事情,尤其是新近發生的,譬如,問她昨天晚餐吃過什麼餸菜?她都不記得。但越古老的事,卻越發記憶新活,好像她小學時候的趣事苦事,說了又說,也不知聽過多少次了。

2024年6月10日 星期一

心 法

  曾經有不少病人是我的網友,那些單純從網絡世界認識我的人,漸漸走落真實世界,來到逍遙堂裡求診;其後,有緣的,便會成為朋友,甚或,可以是知己……

  記得有幾位長者病友,也是這樣在網上認識的,他們都好奇,何解我跟他們讀過的書與儒釋道等文化背景,有那麼多的共通處,所以我們見面,總有談不盡的話題。

  其實中醫本來就是如此的,知識面包羅萬象,除了文史哲、儒釋道之外,還有醫學心理與社會人情,在在都需要有所涉獵;然後,再將點點滴滴的識見,融會貫通,浸透在診病治療的思維辨識上。

2024年6月2日 星期日

難得糊塗

 

  如今對時間的執著,似乎是多了點,盡量不要浪費光陰,浪費精力,於那些無謂事宜,譬如玩手機遊戲吧,根本是傷害眼睛的,我要好好保護自己的視力,留待用來閱讀、寫字、作畫呢!

  曾經,不少人問我,何解我讀了幾個學位,仍不用戴眼鏡?是否做了激光矯視?

  非也。

2024年5月26日 星期日

布 局



  在都會大學上的書法課程已過了三分之一,第一期楷書交出的功課,十三位同學的作品各具特色,老師出奇的滿意,因為他深怕我們沒法完成功課,不能配合大學的要求。

  然而,我們都是成年人,選擇參與這門課程,對自我應該有一定要求吧。老師把我們的作品鋪在長枱上,給大家拍照留念,雖然不算是什麼大作,但這是同學們努力的成果,看見這樣拼湊的書法習作,竟也令觀賞者欣然,一絲絲的愉悅快慰之情,油然而生。

  目前當然仍有不少進步空間,然而,往後的路,各自修行,前路還是遙遠的,大家有緣相遇,實在難得……

2024年5月19日 星期日

逸靜之學

 

  五月過了一半,今年的時光過得飛快,是的,好與壞的日子,還是要過的,這個年份,對大多數人來說,都不是一個尚佳年份,我們只好嚴守自己的崗位,做好本份罷了……

  至於,艱澀的時節,只盼明天會更好,長者們總是這麼說,比上不足比下有餘,便是一個不錯的生存模式了。

2024年5月9日 星期四

曲徑通幽

  我對待一種興趣,可以去到很盡,如何深入曲徑,尋找到愉悅自己的桃花源,達到一個臨界點,方可罷休,而這般投入,實在是另一種逃避,美其名是移情轉化作用,而壓根兒,就是為了讓自己,不再困在痛苦的深淵……

  這種方法,的確奏效,當我的牙患疼痛難耐時,便集中精神寫書法,研讀書法相關之書籍,真的忘卻色身上帶來的痛楚,讀書可以忘憂,那怕只是暫時,也好吧。

  忘憂之中,也帶來不少知識,像上面這本書,是一位網上書法老師談及的,說是學書法之入門書籍,我也訂來看看,對書法之理論體系疏理了一番,也多了點認識。

2024年5月1日 星期三

字如其人

  在四月最後一天,舊同事卡文終於出現了,我們本來約了一起慶生的,結果約到這天才可碰面,還要她上來逍遙堂,遷就我的應診時間。

  她送上我最喜歡的小王子文件膠套,那是她到海洋公園遊玩時買的紀念品,還有她到日本旅行買的甜點,以及一大袋無核黑提子。我們聊了大約一個小時,交互了近況,當然也順道問候了她家中各人吧。

  時間就這麼溜走了,她的小孫兒快入讀小學了,到時候,她應該較為空閒,我們可以多見面了。

2024年4月24日 星期三

仍有要求


  誰也沒料到,如今學習書法,竟然可以與母親大人多了點溝通,你看上圖吧,就是我們早餐的日常,我愛一邊用餐,一邊看書,算是陪伴媽媽也好,利用零碎時間閱讀也罷,總之就是多些伴陪她……

  近日媽媽做了白內障切除手術,視力好多了,我便訂了幾本大字版連圖畫的唐詩宋詞給她,讓她閒來享受閱讀。

  而我這陣子醉心觀帖,但凡有關書法之書籍,也訂來閱讀,尤其是老師說,學校要我們交功課,要我們選一首詩,寫在宣紙上,還認真的落款和蓋私章,嘗試完成一幅正式的書法作品。

2024年4月14日 星期日

攝念筆端



  給你看看逍遙堂的近貌吧,雖然你說過,在你雲遊四方的日子裡,或會路經香港,到時會到旺角找我;然而,自你遠離這個娑婆世界之後,這已頓成空言,一切都不能回到從前了,那怕是當時的一句承諾吧……

  我還是努力地當一名稍有良心兼仍有理想的中醫,雖然說不上什麼把中醫事業發揚光大,而只是在當下,在塵世間,擔當一名細如微塵的醫護人員,盡量把所學回饋社會,於願足矣。

2024年4月7日 星期日

若將歲月開成花



  這次是另一位友人傳來的蓮花照,她記得我愛蓮花,也迷戀紫色,所以便出現上面這張出塵脫俗的相片,貼在這兒,與大家分享吧。

  友人不是什麼攝影發燒友,攝影只是她近年的業餘愛好之一吧,相信高手在民間,她若在這方面發展,也許前途無限呢……

  歲月漸漸堆積成厚厚的塵埃,若不時時勤拂拭,漫漫前路,只會越走越艱辛,這也是我常勉勵自己的格言,若將歲月開成花,人生何處不芬芳,什麼遠大理想,都不如先做好自己,由己及人,儘管不會錯的。

2024年4月3日 星期三

重 逢

 

  假期多天,響應留港消費,與友人到北角遊玩,偶爾鑽進一家大型商場,原來這兒地庫也有一田超市,很隨意又無目的地緩慢散步,因為客人極疏落,逛超市也是一個挺舒適的活動哦。

  然後,竟給我發現了上圖這款「羅宋包」,服務員說是新推出的,還送客人試食。我便隨即付款,買了一個,希望回家配以咖啡,獨個兒享用。

2024年3月28日 星期四

日常愉悅

 

  當我找出這個深愛的貓咪袋子時,頓覺送這禮之人,仍在身邊似的,在一切都可扔棄之下,仍得以倖存的東西,這個紅色袋子,便是這般給我珍藏起來,直到有一天,重回校園時,它便這樣浮現了,因為要陪我上學,做我忠誠的「讀書郎」……

  保溫杯、小餅乾、迷你筆記本子,以及多色筆,都統統放進袋子裡,這便是我上學的隨身物件,另外還要放披肩、長毛筆、宣紙等等等等,背包裡堆滿了東西,對於體弱的我來說,實在有點沉重;只是,「求知活躍症」正犯病,能上學去,當然是對症治療吧。

2024年3月21日 星期四

逍遙子

  多年前到杭州旅遊,路過一個小攤子,見有一位老人在雕刻石章,同行的友人都上前訂製印章,著我也順道做一個吧。那些年,過著散漫的寫作人生涯,根本沒想過以後,會建構一家名叫「逍遙堂」的診所,更不知道,自此會打著「逍遙中醫」的名號,隨緣行醫,浪蕩江湖。

  當年,剛學會打倉頡中文字,便喜歡打「逍遙」二字,所以昔年便隨意訂製了一個「逍遙子」的印章,只為了方便給自己的藏書,蓋上私章罷了。

2024年3月13日 星期三

書卷氣

  實在有太多好友是在三月生日的,當然也包括自己吧。自某年開始,我提意與同月生日之好友,分別跟我一起慶生,這樣既能同歡又可簡約用餐。

  迎來第一位三月生日的卡文,要約到四月才可見面;然後,便是「萬能士」惠芳了。

  我們到奧海城,找了一家韓國炸雞店,吃了一餐有人參雞湯、炸雞,和黑芝麻芝士波波的豐富午餐,雖然沒有飲啤酒,但也夠盡興的了。下午茶時間,到了商場地庫的精品咖啡店,喝莫卡咖啡,吃香噴噴的肉桂卷。

  我們坐在那瀰漫咖啡香氣的小店,閒聊著彼此的近況,十分舒暢歡心。

  你問我:「這些病人不是定時來逍遙堂覆診的嗎?常見面的,還要什麼慶生?」

  那又是另一回事哦!診所事,診所了;其餘的,能繼續下文的,便是情誼的延續,搭配不來,話不投機半句多,也就此罷休,這也解釋了,何解有些人,總是沒法約到我見面……

  自從網購了幾本水寫字貼,放在診所裡,在等候病人來覆診之空檔,我便可隨意自在地練習書法,因用水寫字,十分便捷,也不怕把手指弄污,這樣靈活善用碎片時間學習,一向是我所擅長的學習模式,而成效也顯著。

  偶爾給病人看見了這些字貼,他們都很好奇,我還讓他們試寫幾個字玩玩,有好東西當然要分享,雖然這種小發明早已存在,但原來許多人都不曉得呢。

  三月天,春雨綿綿,潮濕天總叫人心煩意亂,如今能持續定時打坐,又可練寫書法,這種獨自沉默靜思的習慣,便這般慢慢培養起來了。

  靜下來,能處變不驚,可長智慧,你不相信,儘管來試試,就在逍遙堂打坐十五分鐘,看看有何感受……

  遷往十九樓已一年多了,病友陸小姐拿著那個印有診所名號的環保袋來,我和同事都好生感動,真的,因為那已是久遠之前的事了,除了我的超級粉絲病人,像陸小姐那樣,兩三年才來一次的,仍保留著這袋子,實在讓人動容。

  病人都是經介紹而來的,一般都有著相關的人脈網絡,所以久未聯繫,碰面時便會互相問候,尤其是對那些認識的長輩們。

  中醫,是一個古老行業,而現代中醫,似乎又多了點時代感,還要進入家庭,成為每個家庭成員都信賴的醫者,所以我不能到某機構應診,因為他們限定每位病人只能給五至十分鐘時間。

  是故,如何能用自己的節奏來看診,就只能自己開診所了。至於,如何平衡理想與麵包,當然得考驗我的能耐了。凡事樂觀看待,事到如今,逍遙堂還屹立在旺角鬧市商廈之上,病人只要查到我的電話,甚或網誌,都可以尋覓到逍遙中醫的行蹤……

  工人姐姐放一個月大假,我的日子過得異常充實,但對預備媽媽的膳食,我是從來沒放鬆的。

  在放周三周四例假的兩天,我要把家務都做完,又要跑菜市場去,購買幾天的蔬果食物,回家後先把瓜菜清洗,分別包裝妥當,每天下班回家,便只要預備一兩款鮮魚或肉類菜餚,配以瓜菜,便是每餐菜肉均衡的膳食了。

  這天做了上面這款枸杞子蒸肉丸,甜酸開胃,也方便媽媽咀嚼。這是從前,到廣州做訪問時,一位文人長輩教我做的菜色,訪問的內容全都忘了,但在她家吃過的這款平常菜餚,卻一直放在心上,後來學中醫才明白,這其實是一道藥膳呢……

  周一到都會大學上課,待到十時下課,人已倦怠不堪,在回家的地鐡上,快昏睡過去了。

  情況是會改善的,上第二堂時,我便在家先預備晚餐給媽媽,而自己除了吃飯外,也要喝一杯無糖咖啡,接著便可抵抗睡魔的纏繞,其後便是海闊天高,在無涯的知識空際裡翱翔。

  老師這天在談什麼是「行氣」?在介紹饒宗頤大師的書法時,說到什麼是文人的「書卷氣」,教我們如何去欣賞饒老的大作,真的獲益良多。

  這便是當初要選讀這課程的原因了,若只是臨模字貼,上那些興趣班,是不能滿足我的。我對知識的索求,一如脫韁之馬,在草原上馳騁,方能任運逍遙……


2024年3月3日 星期日

各自安好

  收到上面這份杏仁脆餅小禮物時,本來也不急著吃的,只是因為這盒子的計設十分討人喜歡,所以便把它帶回家,待到昨天,一個人呆在家裡,正努力處理每天做不完的家務時,忽爾瞥見它,便打算拆開盒子,看看裡面的小餅乾,到底是何等色相?

  你問我,還要做什麼家務呢?不是有工人姐姐使喚嗎?

  唉,跟姐姐簽約時,已知道她要放一個月假回印尼,辦理她大女兒的婚禮事宜,也只好欣然接受吧,如今,聘請一個合意的工人姐姐也不是容易的啊,見到她合眼緣,且看她年紀較成熟,又會說流利廣東話,便顧不了那麼多,就快把合約簽下來了。

2024年2月22日 星期四

溫潤的兒女情長

  給媽媽看上面這張相片,她竟好奇的問:「這是在哪兒拍的?那些小玩偶,挺可愛的呢!」

  呵呵,那就在我那面向英皇道的小房間,放在窗邊的小擺設,她竟然忘了?還是,我拍得太不真實了吧,所以她覺得不是在家裡,存在一個平常的角落。

  人生,大抵如是,換一個角度,興許便能海闊天高,恰恰能給你煥然一新的視野。

2024年2月14日 星期三

還有詩和遠方

  新年假接連兩天例假,共放七天長假,早已預備了親友來拜年的食品,包括蘿蔔糕、酸青瓜雲耳冷盤、鮮菇炒伊麵,還有各式各樣的過年小食。

  現在是初五,那些預備了的食物,大多受到來訪者歡迎,也得到母親大人的嘉許,由今年起,我摒棄了一些傳統的甜蜜糖果,全改以鹽食為主,另配以我珍藏的遠年普洱加牛蒡茶,給他們一邊吃香口食物,一邊以此茶緩解咽喉的不適症狀。

  今天總算可靜下來,為自己做點事宜了。媽媽開始到樓下鄰居家打牌,姐姐也放完了假,幫忙洗衣做飯。一切又可復常了,為家裡打點過年事務,我也得給自己一個讚,總算皆大歡喜。

2024年2月7日 星期三

和光同塵

  近農曆新年,菜市場上可買到這種甜甜酸酸的小桔子,用紅色膠籮盛著,一籮才二十多塊錢,買了三次回家,我、媽媽和姐姐,都超愛吃,一籮三人分著吃,兩三天便吃光了。

  於是,母親大人便發話,過年前要買兩籮回來,給來拜年的親友們品嚐。然後,前天我便趁上班前,與姐姐到菜市場去,幸好買到這些桔子,還買了許多預備給姐姐煮南乳齋、炒伊麵及做蘿蔔糕的材料,我們擔擔抬抬的,拉著滿滿的購物車走路回家。

2024年2月1日 星期四

沒有永恆

  收到友人傳來志蓮近日的蓮花相片,選了上圖一張貼在這兒,與大家分享。

  媽媽奇怪問,何解我要揀一張有殘花構圖的呢?

  呵呵,賞花也是有態度的,花開花落,各有姿勢,觀賞花期之盛放與凋零,其實也是體悟「成住壞空」的階段。開到荼蘼花事了,然後又是下一個輪迴,一切不過如是,不必過份在意,每事每物都在變化中,好到極致,便會轉壞,然後成空。

  好景不常,壞到極點,又有轉機,就如現在之香港。你問我,如今的香港,是處於何種階段?無論什麼形勢,都不會久住便是,所以才明白,根本沒有永恆。

2024年1月28日 星期日

深冬裡取暖

 

  近日,繼續愉快地練寫書法,在家裡客廳的飯桌上,舖設了滿滿的米格紙、墨汁、筆架、字帖等等等等,煞有介事地寫行書,還真的能在片刻間靜下心來。

  然後,當然要拿給母親大人品評一番吧。媽媽看我寫字認真,一寫便三個小時,開始對我的學習態度,有點兒憂心。

  說得也是,以我過往的學習慣性,但凡對某樣興趣學到上心了,便要有下續故事的,就如當年,我從「醫易對源」開始,一直摸索下去,開始鑽研中醫藥,到後來走進香港大學,一個接一個的學位讀上去,終便成為執業中醫了。